慷慨与自私相比,哪一个最有“效益”?各种观点众说纷纭,然而,最近公布的三项研究倾向于前者。也就是说,从长远看,相互合作的效益最高。
有些人自私,有些人慷慨,最近出炉的一项研究建议,如果你过于自私,学学如何与他人分享,也许会开发出利他主义的禀性!最近发表了三项相关研究,第一项研究涉及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不同灵长动物如何去分享食物,发表在8月19日出版的『演化人类学』杂志上。这份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灵长动物中间,互惠性是分享食物的一个重要因素,哪怕在馈赠者和受赠者之间没有任何亲戚关系。研究者还认为,这一发现十分重要,直到距离我们并不太久远的时代,经济学家仍相信只有人类才具备这一跟非亲属的同类合作的天赋。现在证明众多的灵长动物都会这样做。
从事这项研究的美国亚特兰大大学的科学 工作者认为,他们的研究证实了一种观念:你的行动有利于他人,最终对你本人也很有利。
这一论点得到了另外两项研究的支持。这两份研究分别发表于9月2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和8月一日出版的『自然通讯』。上述论点让人联想到1950年兰德公司推出的经典游戏―『囚徒困境』。这一数学游戏的创造者试图研究每个个人如何战胜个人利益而开始相互合作。发明者把经济、国际政治、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的概念融入了游戏。两个游戏者,既可以选择 跟对手合作,又可以选择背叛对手。不管对手做什么,背叛带来的利益要比合作大得多。但是,两个游戏人相互合作造成的损失要比他们相互背叛的损失小得多。
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两名嫌疑犯,但沒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有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假如一人认罪並作证检控对方(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時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假如二人都保持沉默(相互合作),则二人同被判监半年。
•假如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則二人同被判监2年。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处于摇摆状态,科学家在赞成自私的逻辑与合作的逻辑之间犹豫不定。在诸多的研究中,有一个被媒体谈论得很多,这就是1976年 由动物行为学专家DAKINS完成的研究,他提出了“自私的基因”的概念;或者与其正好相反的政治科学教授AXELROD的1981年公开的研究。他对相互合作的可能性在什么状态下出现进行了解释。
2012年5月,『PNAS』公布的一项研究产生的效应堪称是一颗小型炸弹。这一研究证明存在着一种自私的战略,不管对手采取什么样的行为,运用这种战略可以完全控制对手的利益。在证实这一自私战略如此有效后,这一研究把相对于利他主义理论的研究置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2013年公开的两份研究,重新拾起“囚犯困境”的游戏,但不是让两个游戏人面对面对抗,而是模仿一大群游戏人―他们更接近一个人组成的社会或者动物的社会,让他们把游戏重复做几百遍或者上千遍。
这一研究显示,自私战略并不能够在一个巨大的人群中演进。一是因为自私的游戏人撞到另外一个自私的游戏人时显得效果不佳。二是因为他们并不能够预估他们对手的行为举止。
研究者指出,惟有坚实的演进战略是慷慨的战略。在他们的研究中,慷慨大方同样建立在宽恕的基础之上:碰到一个“叛徒”,一个游戏人会轻轻地惩罚他,但渐渐地,他也会跟他重新合作。
有些研究者则认为,这一数学模式提供的回答虽然可以说得过去,但过于简单。合作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形态,在人类社会,合作取决于众多因素:口头联络,文化因素,个人在社会上的名声等等。因而要把以上模式普及到人类社会恐怕为时尚早。
慷慨和自私是一种道德价值还是科学概念,在科学与道德争执不下的时候,也许求助于智者的格言是一个好的办法,信不信则完全由你。爱因斯坦说:三种理念常常重新赋予我乐观面对生活的勇气:善良、美好、真实;那么,打真相牌的,可以借用伏尔泰的一句话:我只做一点点好事,这是我最好的工作。赞成微妙的妥协的游戏者,可能更欣赏蒙恬的话:应该借给别人,给予自己。现实或犬儒 主义者应该相信图勒所言:在生活中,应该知道指望。但不要指望他人。或者如残忍的悲观主义者所想:世界不配你,它向你慷慨提供的,仅仅是它的残忍和它的愚蠢。看来,只要科学家和哲学家仍然注重道德,争论就远远不会结束。
http://www.bannedbook.org/ Email订阅禁闻 阿波罗网来源:法广
本文标签:政治, 法广, 真相, 美国, 阿波罗网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http://www.bannedbook.org/bnews/cnnews/aboluonews/20130925/180384.html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