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为重点密集讨论的粮食安全议题,据悉已经作为首要重点,出现在内部印发的中共中央一号文件中,目前已发到中共各级政府及各部委手上。
中央1号文件内部印发 粮食安全是重点
据阿斯达克通讯社1月15日报导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称,2014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已印发到各级政府,粮食安全是首要重点,延续年前两大重点经济工作会议“粮食安全”位居首位的做法。而今年一号文件的其他重点内容将和已发布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通稿类似。
消息人士称,正式公布时间待定,目前的时间差是要给各级政府和部委消化一号文件内容的时间。不过预计正式发布时间也将临近。
此前,该通讯社也从参与 一号文件编制的人士处获悉,一号文件将围绕三大重点部署今年的农村农业工作,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家庭农场的扶持培育、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在2013年12月10-1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切实保障粮食安全”被列为2014年经济六大任务的首位,并提出“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口号目标。
2013年12月23-24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更是提出“中国人的饭碗 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严厉措辞。
“中国最大劫难已无法避免”粮食危机迫在眉睫
不久前,大陆 网络行盛传一则“中国最大劫难已无法避免”的网文,里面罗列了据说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真言吐露的关于中国 粮食危机无法避免、随时爆发的十个理由。仔细看看,这十大潜伏的危机无不凸显中国粮食危机已经迫在眉睫,随时引爆中国社会危机。
文章 从“民以食为天 ”为首,历数中国若出现粮食短缺将会出现的可怕现象,中国粮食自给率、食用油自给率之低,粮食安全之毫无底线(各类激素、环境的污染对食物链安全的忧虑),以及种子资源外资化、转基因食品 泛滥;国家粮食储备之弱;以及大陆粮食收购价格之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差等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文章最后以“国家,我之国家;人民,我之人民;家园,我之家园。呜呼!我只有一声叹息。我眼前浮现的分明是一片混乱、人相食、饿孵遍地、流离失所的情景,随时都可以发生,并且已经不可避免。还有比这更大的危机吗?没有。位卑未敢忘忧国,但愿我是杞人忧天。”结束。
日前,中共农业部种植业司司长曾衍德对阿斯达克通讯社表示,虽然粮食“十连增”但每年中国新增粮食需求在100亿斤以上,粮食供给偏紧状态将长期存在。曾衍德说,完全依靠进口的路也走不通。不仅因为全世界粮食供需矛盾突出,而且国际贸易量很小,每年全球谷物贸易仅为我国粮食总产量的一半左右,通过国际市场调剂的空间十分有限。
中国在2012年,进口粮食超过7千万吨,达到历史 最高水平,使中国粮食的自给水平下降到90%以下,明显低于95%自给率安全线。
18亿亩耕地红线即使保住 未必可靠
2013年12月30日,中共官方公布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结果称,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耕地13,538.5万公顷(20.31亿亩),二次调查耕地数据比基于一次调查数据(1996年数据)逐年变更到2009年的耕地数据多出1,358.7万公顷(即2亿亩)。此后,通过年度土地利用变更调查,采取与二次调查同样的方法变更,到2012年,耕地数据是20.27亿亩。2009-2012年3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0.2%。
王世元在发布会上承认,由于污染、都市化和工业化的影响,中国的耕地持续流失。目前中国大陆中度至重度污染而不适宜的耕地约有5,000万亩左右,相当于2012年中国耕地总面积20.27亿亩的2.5%左右,主要的农田污染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和湖南省。
2013年5月,广东省调查发现在广州市出售的大米当中,超过40%发现过高水平的有毒镉。随后广东省公开的全省土壤污染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28%的土壤重金属超标,汞超标最高,其次就是镉和砷。三级和劣三级土壤占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区面积的22.8%。
报告还显示,从耕地总量和区位看,中国有996.3万公顷(14945万亩)耕地位于东北、西北地区的林区、草原以及河流湖泊最高洪水位控制线范围内和25度以上陡坡,其中,相当部份需要根据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和耕地休养生息的总体安排作逐步调整;有相当数量耕地受到中、重度污染,大多不宜耕种;还有一定数 量的耕地因开矿塌陷造成地表土层破坏、因地下水超采,已影响正常耕种。
此外,从人均耕地面积比较看,仍呈下降趋势。1996年中国人均耕地1.59亩,到2009年,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52亩,不到世界人均耕地3.38亩的水平的一半,且区域间很不平衡。
据专家测算,近年来由于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自然灾害损毁,耕地污染等问题 ,中国耕地实际面积是不断减少的。即使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保住,但粮食安全仍然不可靠。
本文标签:中共, 中共中央, 中南海, 南海, 大纪元, 政府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m7hm96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