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7日星期三

【禁闻】上海踩踏沦〝人权踩踏〞 警严控


去年的最后一天,上海外 滩发生了踩踏事故,造成至少36人死亡 ,49人受伤。1月6号,是事故遇难者的〝头七〞,但上海当局却无情的,同时极力阻止家属向媒体申诉。有批评说,〝上海踩踏〞后出现的种种〝人权踩踏〞,使得人们无法乐观以待。


6号早上,上海当局在上海外滩陈毅广场架起了铁栏,把整个广场包括事发地点南侧台阶隔开,并调动上百警察在场戒备,严禁一般市民进入,而遇难者家属也要在民警的引导下,才能进场。


警方要求每个遇难者家庭分批进场悼念,而且只给每个家庭5分钟时间献花祭拜,时间一到,工作人员就会立即把他们带走。一些家属嚎啕大哭,瘫软在地,也有家属崩溃 晕倒,被几名医护人员用担架抬上救护车。


与此同时,上海当局将外国和传媒隔绝在广场远处的一个小区域,以防止家属走近申诉。有家属向远处的记者呼叫,但她很快被警方带走。


上海踩踏事件死者妻子范萍:〝我现在最大就是希望,政府能够给我一个说法,为什么我老公进去的时候人是有生命迹象的,等到24小时以后,我们在殡仪馆见到我老公,在医院中是没有任何一个人说,我们病人在里面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一名来自四川成都的男子向《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表示,当局对死难者家属进行严格监控。他说:〝我们被安排住在不同的地点,我们每到哪里,都有3个人跟着。〞


上海独立评论员(Zhao Chu)向《美联社》指出,这样一个大型公共安全事故可以拉扯民众的心弦,受害者家属的言行可令民众情绪摇摆,使得当局把控制家属、限制他们彼此接触或接触媒体当作首要任务。


自由撰稿人朱欣欣:〝在目前这种维稳体制下,官方把任何事情的发生,首先考虑的不是民众的感受,民众的意见,首先考虑到是对他们稳固性、合法性的影响,0所以首先是对不同的意见要严密封锁,唯恐引发民意的不满,成为整个社会矛盾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报导,多数媒体被允许报导事件经过,但是,它们不能推测踩踏事件的原因,也不能发表家属抱怨的报导;这些抱怨的对像包括:官方未能防止踩踏事件,急救服务反应迟缓,以及家属到医院探访遇难者受阻等。


》报导指出,〝上海踩踏〞后出现了种种的〝人权踩踏〞,上海当局在预防踩踏事故上不仅无能且不负责,但在封锁消息上却纯熟老道。


朱欣欣:〝现在十分的恐惧,它就感觉到周围到处都是导火索,等待某一个突发事件的点燃,所以它这种处理的做法,我们可以理解,是完全一种不自信,这恰恰说明目前中共这种虚弱的状态。〞


大陆《维权 网》6号报导,因怀疑 民间有人在调查上海踩踏事件实际死亡人数,陈健芳、邱蓓、汪建华等多位上海维权人士遭到警方讯问、失联或被软禁。


上海维权人士陈健芳家人:〝他们过来看一看,家里来看一下,是说不让他出去嘛,大致情况我也不大清楚,他们就说什么31号踩死人了,他们要去慰问,悼念什么的。我们那里信号基本上没有,打不通的。〞


据上海殡葬管理规定,所有遇难者遗体要在上海火化。有家属透露,政府向他们施压,要求尽早将遗体火化或出殡,但家属担心,一旦把遗体火化,日后就死无对证,难以追讨。


上海市民谈蓝英:〝这次外滩事件非常痛心,现在都生一个孩子,独生子女,人家一个孩子失去了,那是什么心情,他们比禽兽都不如啊,共产党就是流氓 、土匪、强盗。〞


据香港《苹果日报》报导,上海当地报章6号在头版都刊登了市领导为踩踏事故默哀的文章 ,上海市长更指要〝深刻反思〞,但事发7天,惨剧的起因仍未查出,〝头七〞当天,也没有官员前往陈毅广场致哀。有大陆记者引述一名官员的消息称,上海官场要求口径一致,对踩踏惨剧称为〝事件〞而不能叫做〝事故〞,并且要强调是〝民众自发前往拥挤导致〞。


采访/陈汉 编辑/陈洁 后制/舒灿


Email订阅禁闻 来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ws3oRW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