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考古研究人员通过对距今3500年以前,小河墓地出土的人骨进行研究发现,小河古人不仅会用发酵乳制作乳酪,用熬制的牛骨胶制作黏合剂,甚至还能开颅实施〝颅骨环钻手术〞。
据大陆媒体2月2日报导,小河墓地是距今3500——4000年左右的罗布泊地区古代某部落的公共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沙漠里,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西南距阿拉干镇36公里。
报导称,科研人员在对小河墓地出土的人骨研究中,发现一例接受了〝颅骨环钻手术〞的女性个体,这具女性人骨年龄介于40——45岁,头部有一个直径约6厘米的圆形钻孔(左侧出土后破损),钻孔断面光滑圆钝,有明显的愈合痕迹。
〝说明这位女性在接受完颅骨钻孔手术后,又存活了下来,而且存活的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一直在进行小河墓地出土人骨研究的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泓分析,这种现象在3500年以前比较罕见。
此前,新疆发现的头骨钻孔人骨也有不少,学术界对此现象的解释大致有两种,一种解释认为:头骨钻孔是古人为了治病救人、缓解疼痛;另一种解释则是:头骨钻孔是古老的巫术,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有关。
朱泓分析认为,结合小河墓地这位女性的情况,她应属前一种情况,但小河人是如何成功实施这一手术的,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另外,研究人员在对小河墓地的陪葬品进行鉴定时发现,早在3600年前,小河古人就已经会制作乳酪。他们用开菲尔乳酸菌和酵母菌等共同发酵牛奶,将其制成一种特别的发酵乳,再经过一定程度的脱脂处理和乳清分离,最后制成乳酪。而这种乳酪乳糖含量很低,保质期长,便于携带,特别适合游牧生活。
研究人员还在小河墓地出土的一件法杖上发现,该法杖镶嵌物脱落的槽沟中有一种淡黄色的物质。经鉴定,这种物质是牛胶,主要成分是牛的胶原蛋白。
参与 研究的中国 科学 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副教授杨益民表示,牛胶实际上是明胶的一种,这是迄今为止经科技分析证实的中国最早利用的黏合剂,它将中国动物胶利用的历史 追溯到了3500年前。
本文标签:吉林, 新唐人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DzQJAQ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