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6日星期五

马建落马 前中共国安官员解析内幕


中共国家安全部副部长1月16日被当局公布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被调查。在中共国安系统 工作长达30年之久的马建,陆媒鲜少对其进行报导,在其落马后,外媒曝光其诸多贪腐细节。近日,前中共国安部官员李凤智结合此事,披露了诸多中共国安系统的运作内幕


马建曾掌控中共间谍情报部门


有报导称,现年56岁的马建有30年国安资历,从2006年开始任,曾负责国安部第十局,即对外保防侦察局,主要是监管驻外机构人员和中国 留学生,监视境外活动。


前中共国家安全部外派谍报官员李凤智近日接受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中共国安系统内部份工主要有反间谍和情报两项。有时可以同时做,即反间谍部门因需要情报支持,所以也做情报,情报部门收集情报时发现有反间谍线索也做反间,也经常有调整。国安部下属分局中有几个局是主要负责策弄反间谍的,第十局就是其中一个,其主要是为反间谍提供情报支持,而不是像八局一样直接进行反间谍。中共国安部第十局除了监视境外活动外,还面向国内的高校和大的企业,包括外国到中国留学的学生,还配合一些大企业和学校做防谍和收集情报。


利益驱使国安与政、商界夹缠不清


综合外界消息,马建落马被曝与前有关,涉嫌在令计划之子令谷的法拉利车祸中向令计划通风报信。马建并与北京大学方正集团总裁李友关系密切,涉嫌收受李友3000万美元的贿赂。大陆知名媒体人罗昌平1月14日通过微信披露,马建还是北大方正集团的李友和北京政泉控股的实际控股人郭文贵的共同保护伞。


对此,李凤智在采访中表示,中共国安部与政界高官和商界巨头夹缠不清由来已久,互相都是受利益所驱使。中共各部委之间为了个人或部门的利益,都打得火热,靠公款来拉关系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作为共产中央两个贴身狗腿子的公安和国安系统是互相牵制的力量,公安可以从下面基层中得到一些利益,但国安的性质是直接为上层服务,和上边的联系比较紧密,只有把精力放在上面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国安一些高官为了提升或部门的利益,要到中央去找更强的靠山;同样国安的一些性质,尤其一些秘密的性质也是很有利用价值的。所以高层 、更高层的那些人也想拉拢国安来为自己个人服务,这是非常容易和不可避免的。但是也非常可能发生那种被各派系所拉拢的情况,要站错队、拉错人、靠错人,那就麻烦了。”李凤智说。


对于国安部官员和商人之间的勾结,李凤智披露,这是源于中共搞的“两化”运动。中共曾在整个国安系统做“两化”运动,即所谓的企业化和社会化,持续了几年的时间。当时国安系统有一半的在编干部都到外边做生意去了,一些国安官员和商人之间有很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在当时也是公开的。因为当时有权力的人要利用这个藉口来给自己弄些经济利益,所以就发展了一大批所谓群众关系做商人,然后藉助国安的力量把他做大。还有一些人跟国安建立关系之后,利用国安的名义被派到国外去,或者是在国内和国外一起弄,来把生意做得很大。这样,从上面高层官员直到最底层官员都能得到好处。


“那时候简直是乱了套了,后来都控制不住了,这就给国安内部一些人提供了很大的可以钻的空子。”李凤智说。


李凤智还说,国安部的经费是没有人审计的,不像其他部门的经费都有审计。国安的经费共有两部份,一部份是部门层层下拨的普通行政经费,其余大部份都是名为“特费”的特殊经费,这种大量的特殊经费除了国安系统的审查机构可以审查之外,其他任何部门都没权审查,怎么花都无所谓 ,这钱怎么弄都无所谓。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安和商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是一直都不会取消的,因为很多情报就是通过经商的人或者机构来得到的。


中共国安“全力以赴”迫害信仰团体


另有消息称,马建是因为卷入周永康 案落马。英国《》有消息称,马建和周永康派系人马在云南有数十亿人民币的生意。《》1月15日的文章 中称,马建被指是的“秘密武器”。有多家媒体分析,马建被调查或涉及周永康、令计划、曾庆红三人。而曾庆红则是江泽民头号“军师”,在海外 迫害法轮功 是曾庆红、周永康二人掌控的中共国安系统的一项隐密工作,其部份派遣海外的间谍都曾参与 ,如海外监控、迫害法轮功 学员等。


对此,李凤智说,国安因为有的时候比公安要好用,因为他可以用秘密的藉口来掩护一些不可告人的行动。所以假设上层有些什么需要更加隐秘的进行,可能首先想到是国安。


关于打击异议人士和信仰团体,占国安十局工作多大的比重,李凤智回答:“全力以赴吧。不仅包括异议人士和信仰团体,还包括一些所谓的分裂主义势力,也就是所谓的“疆独”、“藏独”。但其实你深入接触以后发现,有些根本没说要独立,反而是说想办法怎么在不独立的情况下能够有自治空间,但就是给人家冠个帽子然后打击。这些都是他们工作的所谓重点。”


来源: 责任编辑:林锐



本文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ia 中国禁闻 - 禁书网 » 中国禁闻 http://ift.tt/1E8OJ3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